近日,我院水产动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实验室尹绍武,武兆文,张鑫宇,王宏玉,裴雪莹和王涛发明的“一种与瓦氏黄颡鱼生长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”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,专利号:ZL 201910261299.9。
杂交黄颡鱼“黄优1号”(GS-02-001-2018)是由三代选育的黄颡鱼(Pelteobagrus fulvidraco)♀与二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(Pelteobagrus vachelli)♂杂交培育的新品种。其生长速度高于母本,个体大,抗逆性强,肉质鲜美,与父本瓦氏黄颡鱼相比,品质和市场接受度相应提升,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,有较高的经济价值,近bet体育365官网下载来消费急增。但在杂交规模化制种和养殖过程中,苗种存在一定的畸形率和体型分化,为了早期筛选出含肉率高体型的杂交黄颡鱼“黄优1号”,找到与生长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,从而为该新品种的高效养殖提供技术支持,迫切需要开发杂交黄颡鱼“黄优1号”生长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。
针对上述技术问题,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杂交黄颡鱼“黄优1号”生长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,创新性地在杂交黄颡鱼“黄优1号”生长相关基因IGF-2编码区上开发出了1个与生长相关的SNP位点,可用于早期筛选优质苗种,对稳定高产杂交黄颡鱼“黄优1号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